• 
    

      <tbody id="j4c9h"></tbody>
      <dd id="j4c9h"><noscript id="j4c9h"></noscript></dd>
      引力播 家在蘇州 微博 微信
      首頁 要聞 民生 社會 理論 時評 文化 教育 旅游 娛樂 體育 圖聞 專題 工業園區

      □楊娛婷

      當前,城市化和機動化快速發展,停車難問題引發的矛盾成為社會熱點問題。交通設施的健全完善能夠大大提升城市品質,在“車停哪”“如何合理收費”等問題成為民生話題的當下,解決好這些群眾之問顯得尤為重要。前不久,蘇州出臺《蘇州市推進城市停車設施發展實施方案》,方案中提出,到2025年,全市城市停車泊位與機動車保有量的比例,要力爭達到1.2:1以上。

      出實招是響應群眾呼聲的最好反饋。為解難題,蘇州各地齊出妙招。姑蘇區將老居民區的閑置空地規劃為臨時停車場,大大緩解周邊居民的停車壓力。蘇州高新區滸墅關利用5G+AI技術,打造5G+高位相機停車應用場景,提高道路公共泊位使用效率。常熟市部分集貿市場口實施分時段收費,提高泊位周轉率。圍繞商圈、商業街、菜場、醫院、窗口單位五類重點區域,細化需求類型,分別調整道路泊位收費時段,適當延長免費時段等等,都大大便利了群眾停車,改善了城市交通秩序。緊緊圍繞群眾所需,精細管理、精準施策,讓百姓好停車、安心停。

      停車體系建設是城市建設的一大保障舉措。當前,面對日益凸顯的停車問題,政府已著手加強停車位的有效供給,建立更智慧的停車體系成為聚焦點。除了修訂完善相關政策法規,加強發展智慧停車的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力度,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先行先試,試點建設智能化、自動化的立體停車場;完善城管與交警的協調執法機制,明確權責,加強城市停車管理水平外,不少地方還加快對現有公共停車場的優化升級,為老舊落后的停車管理模式注入新科技,建設起智能管理系統。秉承“促進城市公共資源高效利用”原則,推動停車資源利用最大化,一幅幅井然有序的城市停車圖景在徐徐展開。

      暖心工程是政府能力擔當的最好體現。數據調查顯示,當前江蘇省機動車保有量達約2500萬輛,其中小汽車約1900萬輛,停車泊位缺口在300萬個左右。今年來,江蘇省各地都在深化“停車便利化工程”,通過新建建筑配建、城市更新、老舊小區改造等方式,爭取再用3-5年時間,基本補齊停車設施“短板”。從增設硬件設施到改變大眾觀念,政府不僅僅在“擴”上做文章,更在“轉”上動腦筋,綠色出行宣傳月的開展向廣大群眾宣傳了公共交通出行的優勢;“公交服務質量提升年行動”有效提升了公共交通服務品質,吸引更多市民乘坐公共交通。“車好不好停,評價的標準在于社會大眾的滿意度。”政府正以此為標桿,讓服務意識滲入城市治理肌理,傾力打造群眾滿意的停車供應體系,切實增強百姓的幸福感、獲得感。

      聲明:所有來源為“蘇州日報”、“姑蘇晚報”、“城市商報”和“蘇州新聞網”的內容信息,未經本網許可,不得轉載!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等信息,內容均來源于網絡,并不代表本網觀點,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,請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。
      秋日閱讀共享美好時光
      蘇州大學博物館:跨越百年的流芳
      快樂成長
      驚呆了
      江南風華
      無人駕駛零售車上線
      997色色网

    1. 
      

        <tbody id="j4c9h"></tbody>
        <dd id="j4c9h"><noscript id="j4c9h"></noscript></d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