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
    

      <tbody id="j4c9h"></tbody>
      <dd id="j4c9h"><noscript id="j4c9h"></noscript></dd>
      引力播 家在蘇州 微博 微信
      首頁 要聞 民生 社會 理論 時評 文化 教育 旅游 娛樂 體育 圖聞 專題 工業園區

      □蘇報記者 袁藝 蘇報通訊員 趙京娟

      第八屆恰佩克獎“中國高校產教融合50強”,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賽項一等獎,江蘇省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一等獎……新學期伊始,蘇州市職業大學捷報頻傳,又一批“榮譽墻”在師生朋友圈中刷屏。

      蘇州市職業大學前身可以追溯到創辦于1911年的蘇州工業??茖W校和1912年的江蘇省立第二女子師范學校,自1981年成立以來,秉承“勤勇忠信”的校訓,發展成一所以工科為主、理工結合、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區域品牌院校。蘇州市職業大學始終以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為主線,尤其自2017年蘇州市職業大學第二次黨代會召開以來,學校在抓“新”中爭先,圍繞蘇州的產業發展和人才需求,推動學校辦學水平和質量不斷邁上新臺階。

      蘇州市職業大學黨委書記曹毓民表示:“蘇州市職業大學將在省委省政府、省教育廳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,堅持走內涵式建設、校地互動、特色發展之路,讓學生更好成才,讓教師更多出彩,把人才培養、科學研究、社會服務、文化傳承、國際交流扎實落在區域大地上,更好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,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戰略。”

      內涵式建設有高度 硬核師資、創新科研在求“實”中不斷超越

      緊扣“內涵式”“高質量”兩個關鍵詞,蘇州市職業大學堅持做優做強“硬核”實力。

      目前學校設有12個學院(部),理工、文史、藝術、師范、體育等科類共51個招生專業。近五年來,立項建設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1個、省級高水平專業群2個、省級高水平骨干專業3個,獲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、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,獲得教育部和省級一批精品課程、精品教材、教改課題。

      而在這背后是以“成就教師”為基本立足點的師資建設戰略。近五年來,蘇州市職業大學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181人,選拔“青藍工程”培養對象51人,組織近3000人次參加各類業務培訓;建設6個“大師工作室”(含國家級),與企業共建44個“雙師型”教師培養培訓基地。目前學校有省級以上人才81人,省級優秀教學團隊5個,省級科技創新團隊3個,“雙師”教師占比增至86.5%。學校有高級職稱教師425名,其中正高職稱80名,博士108名,具有碩士以上學歷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81%。

      優質師資的加持使得蘇州市職業大學科研創新服務能力大幅提升。近五年來,首次獲得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(第三單位)、二等獎(第一單位)各1項,立項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、參與國家自科基金項目2項,立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8項、市廳級科研項目275項;獲批省級科研平臺3個;科研成果獲省部級獎5項、市廳級獎99項。與地方單位共建協同創新研究中心18個。

      與此同時,蘇州市職業大學推出校地資源共享共贏的創新舉措,持續推動產教融合。與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、航天云網、博眾精工、思必馳等企業共建企業(行業)、產業學院24個,與國家級產教融合示范企業亨通集團等聯合組建蘇州首批千億級“光通信產教融合聯合體”。學校4個校企聯合育人案例入選高等教育博覽會“校企合作雙百計劃”典型案例,其中電梯學院聯合育人案例在2021年高等教育博覽會上獲獎并展示。

      特色育人有溫度 瞄準產業緊缺點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

      蘇州市職業大學以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己任,圍繞地方產業發展重點和社會對緊缺人才的需求,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,全方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,打造人才培養特色。

      學校積極選派優秀學生參加校外各級各類高級別技能競賽。近五年來,學生在市級以上競賽獲獎2401人次,榮獲國家級獎項851項,其中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國家獎9項,“互聯網+”和“挑戰杯”大賽國家獎5項。學校培養了一大批青年學生優秀典型,學生獲評2018年“中國電信獎學金”暨“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進個人”,被推選為2019年度江蘇省“職校生標兵”,獲評2021年度江蘇省“最美職校生”。近五年來,獲評全國“三下鄉”社會實踐優秀個人、“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”、“中國電信獎學金”、江蘇省“校園青春榜樣”、“江蘇省優秀青年志愿者”等各項榮譽表彰的學生達20余名。

      如今走進蘇州市職業大學,新建成的初心廣場、人文健身步道、校園文化小品、黨建思政廉潔文化長廊、吳文化園等設施相映成趣,既優化了校園風貌,又實現了浸潤式環境育人。其中,吳文化園還是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。此外,學校在全國同類高校中率先建立“大學生抗挫折教育體驗館”,建成江蘇高校首個省級紅十字標準化應急救護培訓基地,成立蘇州高校首家志愿者學院,“大學生應急救護培訓基地”入選蘇州市實事項目。

      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推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,塑造美育環境涵養人才,蘇州市職業大學因此連續四屆獲評江蘇省文明校園。

      近五年來,蘇州市職業大學辦學持續實現歷史性突破,連續入選高職高專“全國教學資源50強”和“中國職業院校智慧校園50強”。學校辦學聲譽和品牌效應加速凸顯,高招分數線連年上升,位居全省同類院校前列,2020年文理科錄取分數線均超本二線。

      校地合作有深度 以優質的融合辦學全面提升服務地方的能級

      在創新驅動的引領下,蘇州市職業大學還下功夫在“融”字上做文章,外部借力融匯發展、內部聚力融合發展、內外合力融通發展,在促“融”中創優,全面提升服務地方發展的貢獻度。

      學校以融匯地方各類資源作為提升辦學發展突破口,與板塊、條線、點位等開展廣泛合作,借力推動產教融合發展。學校與蘇州市委宣傳部(社科聯)、市場監管局等蘇州市級機關近20個部門建立緊密合作關系;與中科院納米所、中電三所、材料科學姑蘇實驗室、上海華夏經濟發展研究院等全國10余家大院大所對接合作,共同推進產業技術創新發展;與蘇州20個鄉鎮(街道)開展“一院一鎮”合作項目;與巴基斯坦、南非等“一帶一路”國家開拓合作,共建中巴經濟走廊文化交流中心,開展南非大學生實習實訓項目,南非高教部授予學校“南非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”稱號,學校入選江蘇省外國留學生優才計劃高技能人才項目;牽頭成立東南亞產教融合聯盟,并當選理事長單位;中外辦學經驗3次入選《江蘇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》。校企合作建成全國第一條自動化控制教學生產線,建成2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,在馬來西亞建立“一帶一路”工業機器人產業學院,牽頭成立了蘇州市現代裝備制造、現代光電、人工智能等3家職教集團,蘇州市現代裝備制造職教集團獲評蘇州市優秀職教集團。通過聯合校內外力量,成立“蘇州數字經濟產業研究院”“財政績效評價中心”“吳文化傳承與創新中心”“江南文化研究院”“大運河文化研究中心”等,更好地服務“蘇州制造”和“江南文化”品牌建設。

      同時,學校以校內“放管服”改革和體制機制優化完善為著力點,理順內部關系,促進校內資源聚力共享融合,推進學校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。學校整合資源,跨學院建設大數據技術、人工智能、跨境電商等新興專業,獲蘇州市“跨境電子商務綜試區項目”立項資助;梳理了全校資源力量,形成《蘇州市職業大學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資源匯編》(資源清單),對外發布并實施。通過資源整合,“3C產品智能制造”獲批教育部協同創新中心,“太湖眾創”獲批國家級大學生眾創空間,得到科技部和多個省級部門的認定;2018年學校成立在蘇高職院校的首家新型智庫——“蘇州石湖智庫”,智庫向省市黨委政府報送并被采納富有建設性意見的決策咨詢報告136篇,獲省市領導肯定性批示46篇;吳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中心、大運河(江蘇段)文旅融合研究項目,分別獲批省級社科研究基地。

      值得關注的是,蘇州市職業大學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,創新開展“校內校外共結對,融合黨建育英才”活動,與地方積極開展黨建共建,全校各級黨組織結對共建數量合計達127對,實現二級黨總支與校外黨建共建全覆蓋。加強思政教師隊伍和思政課建設,推進數字化思政教學改革創新實踐,打造思政“金課”,創新“思政+專業”校地雙主體隊伍思政教育,相關經驗被江蘇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《教育工作動態》作為典型介紹,獲《人民日報》《光明日報》《蘇州日報》等多家媒體報道,8堂思政公開課獲“學習強國”蘇州平臺推介,市委宣傳部、市教育局在學校召開現場會予以推廣。

      展望下一個五年,蘇州市職業大學校長溫貽芳表示,學校將根據“十四五”事業發展規劃和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確立的目標任務,以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,以產教深度融合、校地全面合作為主線,融入區域發展、促進產業升級,努力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、能工巧匠、大國工匠,為蘇州地方發展提供人才和有力技術技能保障。“我們有信心在未來將學校建設成立足蘇錫常都市圈、服務長三角、輻射全國,以工為主、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水平高層次職業院校。”溫貽芳說。

      聲明:所有來源為“蘇州日報”、“姑蘇晚報”、“城市商報”和“蘇州新聞網”的內容信息,未經本網許可,不得轉載!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等信息,內容均來源于網絡,并不代表本網觀點,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,請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。
      秋日閱讀共享美好時光
      蘇州大學博物館:跨越百年的流芳
      快樂成長
      驚呆了
      江南風華
      無人駕駛零售車上線
      997色色网

    1. 
      

        <tbody id="j4c9h"></tbody>
        <dd id="j4c9h"><noscript id="j4c9h"></noscript></dd>